来源 | 证券时报
历来对数字货币持排斥态度的世界第一银行摩根大通日前态度发生迅疾逆转,不仅宣布与加密货币“联姻”,而且还推出名为“JPMCoin”的自家虚拟货币。摩根大通是美国第一家宣布正式发行数字货币的大型银行,业界不少人预测将会有更多的银行积极跟进,由此开启企业区块链和机构采用区块链的元年。
实际上,摩根大通并不是全球金融企业在区块链上的第一个吃螃蟹者。早在四年前,花旗银行就对外宣布将推出自己的“花旗币”,并且花旗还在自己的创新实验室里创建了一个“类比特币”的技术项目。与此同时,日本最大的金融公司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也声明开始开发和实验名为“Mufg币”的数字货币,并且该集团员工如今已经可以在一家内部便利店使用Mufg币;另外,日本三大行之一的瑞穗金融集团联手日本邮政银行发起了名为“J-Coin”的区块链项目研发,且将于今年3月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初步统计,全球范围内至少有60家银行金融机构都不同程度地涉入区块链并考虑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
除了单兵作战与各个击破外,银行业还采取团队与集群的形式在区块链领域进行着积极的拓展与深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由全球具有影响力的42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R3CEV联盟。据悉,R3CEV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源、通用共享账簿的区块链联盟,而且由金融行业资深人士、技术人员和区块链及密码学专家组成的R3团队正与该联盟成员共同进行研究、实验、设计和建构,以使区块链技术满足银行业在身份、隐私、安全、可扩展性、互操作性及遗留系统整合方面的需要。与R3CEV联盟类似的,还有摩根大通等联合相关金融机构搭建起来的以太坊联盟(EEA),以及美国银行与新加坡咨询通信发展局合作共建的超级账本(Hyperledger)等。
值得指出的是,即便是那些没有进行区块链项目自我开发或者未加入相关研发团队的银行机构,也在充分而及时地利用第三方区块链平台,比如过去一年国际银行巨头汇丰银行就借用专有的区块链解决方案“FXEverywhere”共计完成了3500亿美元的外汇交易,平均日处理交易量达到了3500至5000笔。无独有偶,去年富国银行还使用他方区块链进行了对金融科技企业Axoni的3200万美元投资。
在国内,国有六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601398)、中国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中国建设银行(601939)、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交通银行(601328))几年前就开始了区块链的应用测试,而且中国银行的区块链部署涉及面最广,其应用场景抵达数字钱包、贸易融资、房屋租赁、公益扶贫、跨境支付和数字票据等地带。另外,由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联合国内外金融机构搭建的“粤港澳大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于数月前在深圳正式上线运行。
全球银行金融机构摩肩接踵地拥抱区块链,首先是区块链能够引起银行业成本的显著降低。在当代金融体系中,银行是“中心化”的一个典型代表,这里除了银行要代表客户进行财富管理外,重要的是须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建立起客户数据库,并且要经常性地维护和更新数据系统。“中心化”尽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但是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维护成本势必与日俱增。特别是时下全球网民数量达44亿之众,每一个网民即便增加1万元的增信额度,世界范围增加的额度将是数十万亿,这种信用扩张给银行造成的数据处理与管理压力可想而知。但是,借助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通过分布式记账与集体性数据维护,银行业的成本将会得到大幅度削减。根据西班牙最大银行桑坦德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如果2020年左右全世界的银行内部都使用区块链技术,每年大概能省下200亿美元。
降低成本的同时,区块链还能有效提升银行的业务处理效率。在现代货币交易模式中,银行承担着电子转账、资产托管等第三方服务职能,尤其是针对一个全球化的贸易环境,银行作为跨境交易第三方服务者的角色似乎必不可少。但谁都知道,当前的跨境支付结算不仅耗时长,而且费用高。但是,区块链将省去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中间环节,让双方跨境支付结算交易通过点到点的方式快速自由地完成,同时还能全天候支付、实时到账、提现简便且没有隐性成本;不仅如此,区块链安全、透明、低风险的特性,提高了跨境汇款的安全性,以及加快结算与清算速度,大大提高资金利用率。根据麦肯锡的测算,从全球范围看,区块链技术在B2B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中的应用将可使每笔交易成本从约26美元下降到15美元。
此文由 中国比特币官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比特币行情 » 区块链:“摩根们”趋之若鹜的因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