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渠不够深,水只会肆意流走。
那么,是交易深度吗?
现在是,但很快就不是了。
交易深度一直是各个交易平台关注的核心指标,甚至是核心竞争力,
但这一指标的作用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随着聚合交易的慢慢崛起,
跨行交易正在成为可能,
更不要提去中心化交易所在未来的想象空间。
未来,不管是谁撕开了这道口子,
创新,是唯一的途径。
02. 交易创新者的野心
交易平台为什么是兵家必争之地?
很简单,因为它是一切交易的入口。
且看互联网行业,
微信独占了社交的入口,
滴滴独占了出行的入口,
小米华为争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阿里腾讯争的是移动支付的入口,
每一个巨头的崛起,都源自于一个入口的诞生。
在数字货币交易行业,
目前,币安、OKex、火币占据着数字货币交易的主要入口。
但是,交易平台的竞争是没有尽头的。
为什么三大交易所几近垄断却仍在不断尝试新的玩法?
因为当下,这是一个没有护城河的行业。
现在的交易所太重了。
它要负责融资,
它要负责投资,
它要负责审核,
它要负责销售,
它要负责上币,
它要负责交易,
它要负责撮合,
它要负责清算,
......
它就像是一个有着庞大身躯以及三头六臂的庞然大物,
它看上去无所不能,实则疲惫不堪,
在背后的是可怕而不可控的管理成本与管理风险。
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币圈发展初期的产物,
势必会随着行业的发展会不断完善细化。
就像我们炒股,
看似简单的股票买卖,但实际上,并不是我们和证券交易所直接完成的。
要知道,个人是无法直接在证券交易所开户的,
我们需要通过证券公司,才能与证券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完成股票的交易。
简单说就是,
证券公司:帮我们买卖股票。
证券交易所:帮我们撮合交易。
中登公司:进行最后的交易清算。
三方各司其职,从而确保交易的安全顺畅。
而在币圈,交易所承担了三方所有的职能,
所以当下才会有数字货币交易所这个超级庞大的集权中心。
随着数字货币行业不断的发展,
类似证券公司的职能是否会慢慢从交易所分离出来呢?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猜测。
2.1 马云的黄粱一梦
虽然数字货币券商的模式尚不可知,
但互联网券商却早已有人觊觎。
2015年的蚂蚁金服,
手握移动支付牌照,基金、保险代销牌照,银行资质,
凭借着互联网和移动端的巨大流量,
绘制着一幅金融聚合平台的恢弘蓝图。
基金业务切入了,保险业务切入了,银行业务也切入了,
阿里的金融版图上还缺最后一块拼图,
那就是证券。
一直以来,阿里对资质的争取不可谓不努力。
2015年,蚂蚁金服尝试接入第三方交易系统(同花顺(300033)、大智慧(601519)等),被监管层明令禁止。
2015年,蚂蚁金服宣布入股德邦证券。
2015年,马云参股的云峰证券提交券商申请,至今未获批文。
2017年,蚂蚁金服收购德邦证券的方案被监管层无限期搁置了。
一切终成泡影。
监管层对蚂蚁金服进入证券领域是有顾忌的,
所以,马云同时尝试了三条路,以获取证券资质,
直接接入第三方交易系统、并购德邦证券、直接申请券商牌照,
但是,三条路都落空了。
马云最终没能实现他的宏图大志,
他的券商蓝图,也终成黄粱一梦。
但是,在数字货币领域,
一切皆有可能。
2.2 交易创新者的鸿鹄之志
想当年,互联网金融是如何势起的?
当马云高喊:“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时,
有多少银行大咖嘲笑过马云的狂妄?
此文由 中国比特币官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比特币行情 » 入口之争-创新交易者的鸿鹄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