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链脉搏按:疫情过后,市场预期新基建会如火如荼地展开。
201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法由此产生。后来,市场又把未来增量空间较大的领域也纳入新基建,包括轨道交通、新能源等。
但是去年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区块链,在新基建当中处于怎样的位置,需要进一步理清。因此,3月10日晚八点,“中央财经大学―互链脉搏BMI论坛”邀请了学术界、企业界和投资界的嘉宾,围绕“新基建中,区块链的位置”话题,展开了线上圆桌讨论。
区块链单列为国家基建为时过早
陈波:三位嘉宾如何理解新基建,它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什么区别,为什么2年前提出的概念,今年一下火了?
宋嘉吉:在过去10到20年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是以房地产、“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特高压等领域为主要方向。
而随着上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基建的龙头板块房地产领域,受到了明显的政策压制。对此,市场开始思考,新一轮的基建会投向什么地方,这就是“新基建”的由来。
而最近,因受疫情影响,市场对海外的供给、需求等业务均有一定担忧。所以更多的投资方转向以内需为主,基建领域便受到了关注。并且在基建中选择了一些新的方向,这些新基建聚焦在5G通信、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以及区块链等新的板块。
新基建的发展,将是疫情结束后,拉动后续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途径。这既符合今年国家对稳经济、稳增长的要求,也符合加速新老动能转化、扶持新兴产业的初衷。
王晓辉: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铁公鸡”,而这些领域在上一轮投资中已经投入较多。但后来,对“铁公鸡”投资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弱。特别是在地产领域,出现了较大的泡沫,国家也对地产领域采取了多轮的限制措施。
而新基建的发展背景是,近年,我国经济急速下滑,尤其在中美贸易战的环境下,这一影响越来越大。我们被迫要转向一种新的增长方式。
当前经济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投资;二是消费;三是出口。在消费方面,经济下滑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个人的收入受到影响,消费失去增长推动力。在出口方面,中美贸易战之后,加之当前的疫情影响,出口也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当前我们只有“投资”这一路径。
而在投资方面,就是要发展新基建。经济在从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换的过程中,需要加大投资,且这些投资可能需有较大的边际效益,所以政府要启动新基建的投资。这实际上,是不得已的一种办法。
张帅:刚才两位院长已将旧基建解释的比较清楚,我就不再重复,我主要谈一下新基建。
总结起来,新基建其实是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刚刚提到的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等。整体来看,新基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指物理世界的基础设施,比如高速轨道、新能源充电桩,均是在现实世界中,解决人员流动、能耗等方面问题的基础设施;
另一种是指,数字世界的基础设施,比如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是较为明显的数字世界和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不仅是新基建,“数字经济”这个名词在近几年也比较火,尤其是去年“1024”讲话期间提出,我们要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引擎,特别指出将区块链作为数据经济世界的基础设施。我认为,目前我们国家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时间点上,提出发展新基建是必然趋势。
陈波:请问各位嘉宾,区块链是否应该作为单列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新基建”项目,就像国家高速公路那样,建设一批国家级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形成链网?
王晓辉:从现阶段来看,区块链还很难作为一个单列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来被提出。因为,从根本上讲,区块链应用还未找到真正的刚性需求的市场化场景。较多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摸索阶段。
仅从标准维度来看,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真正的区块链标准,国内的标准也比较混乱。所以,区块链要想发展为单列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是要建标准;第二便是要找到真正的区块链应用场景。我研究区块链有三年时间,期间主要的精力便是用于寻找区块链应用场景。
此文由 中国比特币官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比特币新闻 » 新基建中区块链的位置:基础设施的基础技术